中心简介 你的位置:首页 > 中心概况 > 中心简介

中心简介

发布时间:2018-12-29 15:47:38 浏览量:2142次

重庆市大田湾全民健身中心位于重庆市渝中区两路口,前身为重庆市体育场,是上世纪50年代初,贺龙元帅与邓小平、刘伯承等中央西南局领导为解决当时重庆无大型群众性集会场所而决策修建的,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渝留下的宝贵体育建筑遗产。当时作为重庆文体赛事活动中心,后逐步发展成为重庆竞技体育训练中心,培养出陈家全、贺祖芬、王素珍等一大批高水平运动员,为竞技体育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由于机构改革,上世纪90年代后,重庆市体育场更名为重庆市大田湾体育场,主要职能由保障竞技训练转变为服务全民健身,成为重庆唯一的市级全民健身中心,总占地面积12.6万平方米,总健身面积近5万平方米,目前正打造成为重庆全民健身首选目的地,全力服务现代化体育强市建设。提供的健身项目主要有:篮球、足球、网球、乒乓球、羽毛球、田径、气排球、游泳、飞盘、轮滑、广场舞等。

 

大田湾体育场 

大田湾体育场始建于1955年3月,1956年2月竣工,占地97500平方米,可容纳观众4.5万人左右,系邓小平、刘伯承、贺龙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主政西南时,决策兴建的大型体育场馆设施之一,由中央体育运动委员会和市政府共同投资300亿(旧人民币)建成,是新中国第一个甲级体育场,是上个世纪解放后重庆市市级体育、文化等大型活动举办的主要阵地。1999年大田湾体育场被评为“重庆市十大建筑之一”,后被评为重庆市近现代优秀建筑,2009年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先后举办中柬足球友谊赛、第十八届亚洲足球俱乐部锦标赛、中国足球甲A联赛等国际国内重大赛事,并输送了陈家全、贺祖芬等一大批高水平运动员,被誉为重庆体育的圣地。


重庆市体育馆
重庆市体育馆始建于1953年10月,1955年5月竣工,占地面积18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2677平方米,可容纳观众3434人,系邓小平、刘伯承、贺龙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主政西南时,由中央体育运动委员会投资200亿(旧人民币)建成,采用中式古典建筑风格,是新中国最早建成的现代化体育设施之一。2009年,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被评为第四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先后举办过第八届世界杯拳击赛、世界女排大奖赛、中国乒乓球超级联赛等一批国际国内重大赛事,为重庆体育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全民健身综合楼 

全民健身综合楼是经国家体育总局和重庆市政府批准建设的一项贯彻《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示范工程,也是市委、市府为民办实事,并投入部分体育彩票公益金的公益性项目。始建于2003年12月,2009年4月建成投入使用,总投资5657万元,占地面积11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7726平方米,可同时容纳400多人室内锻炼健身。该建筑地下二层,地面三层,屋顶为露天体育场地,建筑结构采用多层大跨度、大空间钢筋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建筑风格则采用中国民族建筑风格,使之与重庆市体育馆相协调,是我市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上的又一创新之举。现主要开展网球、羽毛球、乒乓球等体育项目的健身、训练和比赛。同时积极引进优质体育商户,提供跆拳道、轮滑、武术等青少年培训和比赛,运动康复、体育用品经营等体育产业相关配套服务。



跳伞塔

跳伞塔又名陪都跳伞塔,位于渝中区两路口大田湾体育场内,系中国一代建筑宗师杨廷宝设计,建成于1942年,是中国乃至亚洲第一座跳伞塔,也是著名的抗战陪都遗址标志性建筑。该塔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呈圆锥形。塔通高38米,实际跳距28米,地平至钢臂处35米,顶部直径1.52米,底部直径3.35米,下部周长13米。三个跳伞钢架向外张开时,象钢铁巨人,拥抱蓝天,十分壮观。1954年,在贺龙同志的亲切关怀下,重庆的跳伞运动蓬勃发展,并在大田湾体育场建立了重庆市跳伞学校,开展航空跳伞活动,培养出王素珍等著名跳伞运动员。2000年9月被列为重庆直辖后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跳伞塔塔臂、楼梯和开窗部位等构件都不同程度存在老化、劣化现象,混凝土深度炭化,钢筋锈蚀情况严重。2012年11月,跳伞塔大修加固工程开工,并于2013年2月竣工。